11月29日晚,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文化部优秀专家、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兼职博导、山东师范大学及山东艺术学院兼职硕导李勇慧博士应邀做客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师说讲堂”,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作了题为“王献唐与山东文物”的精彩讲座,来自山大及其他高校的近200名师生远程聆听。
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时卫国主持讲座。时教授在开场时标明:本讲座是山大外院“师说讲堂”第24期,也是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以普及通识教育为主旨的东方文化大讲堂的第七场讲座。
外院领导对本讲座高度重视并鼎力支持。外院常务副书记薛佩军首先致辞,他对李博士做通识教育讲座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其他高校参与聆听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也对时教授竭力推进系列讲座顺利开展表示赞赏。他表示,当下正值外院院庆,学院会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基础文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场讲座必定会为大家开拓视野,坚定传播中华文化的信心。
李博士首先介绍了自己参与过的央视第九套节目之大型纪录片《炮火下的国宝》(6集),继而介绍了中国近代大学堂和公共图书馆的创建背景,特别提到山东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办馆宗旨为“开民智,保国粹”。并通过旧时照片详述了山东图书馆当时的样貌和“南阁北园”的构造,堪称当年的江北第一庭园,并详细介绍民国时期的组织架构及历任馆长的生平、成就及作品。
浓墨重彩的是对王献唐生平的介绍。引用了他的墓碑铭文,陈述了他的历史功绩与著作,并用“寻宝”、“护宝”、“传宝” 三个词来概括王先生的一生。
首先是“寻宝”——他在1929到1937年期间,历尽千辛万苦,为山东搜寻到了新城王氏池北书库等重要的文物古籍,其中17万余件收入山东图书馆中,数量近主馆前20年收藏文物的四倍,且多为山左文献和文物。另外还收集了大量的秦砖汉瓦和陶室藏品。是山东近代考古事业的领军人物,为现代山东考古事业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考古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王献唐先生的藏书原则就是藏以致用,其编辑出版了《山左先哲遗书》,倡导实物与书籍对照研究,受到众学者赞誉,云南文化学者张希鲁就指明“济南优胜处,不在大明湖而在图书馆”。足见其经营的苦心和成就的卓越。
接下来的是“护宝”——山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时期更是荒乱,军阀混战加上日寇入侵,致使大量公私藏书亡佚残缺,多遭劫难。王献唐为抗战时期文献保存呕心沥血、南迁文物行程达七千余里。1937—1950年,王献唐先生为山东文物南迁,舍妻别子行程七千余里到达四川,故在1947年返鲁后吟出“十年一瞥成沧海,惆怅王郎万劫心”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这些重要文物,仍保存于山东省博物馆和山东省图书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呼吁“保存国粹”“抵抗帝国主义者文化侵略的阴谋”的同时,不赞成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相对立,强调要“吸收世界文化”,唯此为举,方能“不落人后”。
最后是“传宝”——王献唐先生是名垂千古的大学者。其涉猎广泛,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金石学、考古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叶圣陶称其为“山东省近几百年来罕见的学者”,台湾历史学家称他为“国学大师”。他曾在著名的青岛礼贤书院、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求学,与著名学者丁惟汾、黄侃、傅斯年等人均有交往。他的学术成就是非凡的,曾以《三朱氏族考》为蓝本扩编成《炎黄氏族文化考》,批判郭沫若因殉人问题对高田忠周作品做批评等等。他同时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他的治学态度与学术思想以及为中华民族“续命”的使命意识;崇尚、坚守“独立之精神”的立场;以及注重传承与创新的远见卓识等等,都令人钦敬。
最后,李博士强调,本讲座的主题是追忆先贤、传承文脉,希望能通过对王献唐先生的简介,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王献唐先生在内的先哲们的伟大成就。
时教授对李博士的讲座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李博士精彩纷呈的讲座,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王献唐先生的丰功伟绩。他是中华文化的忠诚捍卫者,值得我们敬佩。李博士的讲演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使大家获益匪浅。
著名语言学家、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文学院博导盛玉麒教授也高度评价讲座,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始终陪伴王献唐一生,值得大家敬仰与学习。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是做双文明的领导者,传承中国文化。王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为保护典籍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是儒家传统的体现,也是山东文人的典范。
海南师范大学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教授、日语系主任曹春玲博士应邀点评讲座,她认为讲座十分高端和深奥,自愧不如。对大学生传承文化、树立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十分有启发,王先生的四点治学态度与学术思想让自己认识十分深刻,也会对学生、教师有所启发。她表示本场讲座具有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能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古籍所李梅训教授也发表感言,他说本场讲座有图有物,让我们长见识、长学识、涨知识,称赞李博士不愧是王献唐研究专家、省馆的业务领导。他还提出两个问题:考古发现现存稿本和刻本是否全部传承下来,以及省图书馆能否继续做山左遗书的研究。对此,李博士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张书学教授刚刚参加过王献唐诞辰120周年塑像揭幕典礼,表示本场讲座主题甚好。指出:王献唐是一位文化大家,对我国文化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在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前50名学者中位列第27名,只是在社会上未扬名。原因一是本人处世低调,二是研究领域不为人瞩目,且深奥难懂。而王献唐先生著作等身,在文化领域影响巨大。当下要建立文化强国,不能断了对先哲精神的传承。
本讲座是一场集专业性、普及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宣传效应极大,影响显著。参与聆听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精彩至极,自己收获满满,由此激发了对文献古籍的浓厚兴趣,也坚定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促进文化发展的理念。会场气氛热烈,群情高涨,原定两学时的讲座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讲座在一片赞誉声中落下帷幕。
讲座人简介:李勇慧,历史学博士,二级研究馆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日本大东文化大学高级研究学者,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讲学。现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古籍版本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兼职博导、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兼职硕导。主要从事古籍目录版本学、古籍保护与修复、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编纂《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山东省图书馆藏海源阁书目》《潘美娣与古籍修复》等,《王献唐研究》获“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著《一代传人王献唐》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合著《王献唐年谱长编》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古籍图书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