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先生应邀做客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东方文化大讲堂通识教育讲座暨“师说讲堂”,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做了“信息与人类文明”的精彩讲座。来自山大本校及各地院校300多名师生远程聆听。
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时卫国主持讲座。时教授在开场时标明:本讲座是为迎校庆120周年,由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和翻译学院联袂举办的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二期,也是“东方文化大讲堂”的第13期,讲座得到了各单位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
山大外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俊菊在致辞中说,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躬身东方文化大讲堂,不仅是山大外院的荣幸,也是整个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的荣幸,热切期待葛教授给在线师生带来知识的享受和境界的提升,让山大师生一饱耳福。并肯定时教授精心组织的东方文化大讲堂,称赞大讲堂里名家云集,精彩纷呈,效果非凡,使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大有拓展。
山大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致欢迎辞说,他对葛教授躬行讲座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表示目前正处于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学习文史哲的时节,中国具有大国复兴的背景和条件,需要加强哲学等社会科学的建设,打造“中国骨气”。葛教授的讲座立意和选题特好,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特征。
葛教授以“信息与人类文明”为开篇,讲述了人类文明与信息的密切关系。文明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财富,任何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人类获得信息的能力是文明进程的关键因素。信息一词在英、法、德、西班牙文中均为“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報”,台湾省称“资讯”。我国古代称之为“消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接着,葛教授又为大家梳理古代信息传播的历程。从公元前771年的“烽火戏诸侯”。再到公元前490年,菲迪皮茨为传递胜利的消息徒步奔跑创造出“马拉松”等等。并特意详述古代信息传播中的名人——玄奘(602年-664年),他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前往印度取经,跋涉16年回国,带回并译出佛经75部,1335卷。其翻译的过程就是信息转换的过程。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懂梵文,为了将大量的梵文佛经翻译成汉文,他创造了名为“译场”的翻译方式,即由他口头翻译,多名助手记录整理。时至如今,印度当年的最原版佛经已不复存在,而玄奘带回的佛经成为流传下来的唯一信息。玄奘还口授《大唐西域记》等文献。
葛教授又介绍了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以及吴哥窟。元贞元年(1296)周达观出使真腊,次年回国,他写成的《真腊风土记》全书约8500字。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迁都金边,吴哥窟被遗弃。后来法国J.P.A.雷慕莎将《真腊风土记》译成法文。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在原始森林中偶然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与所记完全相符。
葛教授继而向我们讲解古代中国为何对外界信息不感兴趣。主因有七:一是古代中国远离世界其他主要文明,与几大文明古国缺乏交流。虽距印度较近,但由于青藏高原等天然地理障碍,很难进行交流;二是古代中国的周围缺乏与中国水平相接近的文明;三是无论对内、对外,信息远距离传播的成本太高;四是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国人缺乏了解外界的兴趣和动力。古代中国人不知道界外文明的高速发展,也就缺乏了解和交流的动力;五是受到非宗教和无信仰的局限。中国没有自己的宗教,也就没有向外传播的需要;六是具有开而不放,传而不播的传统。就算最为开放的唐朝,也是“开而不放”,只接受信息传入,不允许信息传出,也不容许国民出境;七是自诩“中国古已有之”。外界的先进信息传入国内,总以“中国古已有之”为借口,无须接受与学习。故而大大影响了中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信息的正确发展对于文明的快速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信息也具有负面作用,信息的断绝、缺损、延迟或许成为情感、灵感的源泉,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等诗句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当信息断绝时,其价值便会无限提高。人类历史上众多的文艺作品都是由于信息的断绝与缺损才产生的。而现代信息传播太过发达,一切都数字化,导致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失去了创作契机。信息与人的智力、潜力、创造力息息相关。人类目前过于依赖信息资源,反而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最好不要过多依赖泛滥的信息资源。
最后,葛教授表示,现代社会使我们面临着新的信息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量子通讯、脑科学都是有可能的,甚至会超越光速,尚待挖掘的暗物质也引人前往。而信息的安全保障将成为极大的挑战。从社会因素上看,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尚待加强。从经济因素上看,财富分配不公已成为重大问题。从个人因素上看,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该如何获得、如何选择、如何应用、如何保护,都亟待解决。
时教授高度评价葛教授的讲座,他说葛教授紧扣主题,为我们讲述了古往今来人类文明与信息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视野开阔,立意高远,纵横驰骋,洋洋大观,集历史性、现实性、知识性、地缘性、趣味性、传统性和文化性于一体,描绘出一幅人类文明盛衰起伏的壮丽图景。讲座内涵丰富,信息全面,深入浅出,分析到位,是一场求之难得的通识教育的饕餮盛宴。
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中文信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盛玉麒教授夸赞葛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富有启迪,甚至会改写我们的三观:信息是人类文明进步中的永恒主题,一切知识积累和文明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信息爆炸”的现代特征发人深思。在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中,需要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为何却对自己圈子之外的信息不感兴趣?
海南师范大学曹春玲教授认为,葛教授所讲述的信息爆炸时代的便利性,对学生来说反而是一个警示。学生越来越习惯运用高科技手段,拍照片式的记录老师的课堂讲授,其归纳与分析能力反而减弱了。应改变当下国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性和和片面性的现状。
上海外国语大学施建军教授说讲座简明易懂,使人大开眼界。自己曾从事图书信息化管理相关的工作,大多数图书馆已走向数字化管理,大大方便了人们的阅读需求。重要的是如何去更好的选择信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不能被一些错误的信息所迷惑,更不能错误的去运用信息。
西安交通大学金中教授表示,非常荣幸能再次聆听葛教授的讲座。他提出一个公式:信息=差别×联系,用差别和联系这两个关键词作为用来衡量信息大小的标准。他表示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从信息和差别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古代的文献。信息并非完全客观,也有主观成分,信息判断具有主观要素。我们如何用差别和联系来分析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会长、日本大学特聘教授吴川评价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带来了知识享受和学术思考。葛教授提到的佛经的翻译就是信息转换的过程。古代佛经翻译是跨文化、跨时代的一项工作,在长达九百年的翻译过程中,已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实践传统和翻译理论。他希望学习翻译的学生要能够“走出去”,将中华优秀文化传递到世界。
鹿儿岛国际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战庆胜教授表示,听讲座令他回想起自己早年留学别称“洛阳”的京都,感到别称惊奇,现已搞明,是模仿大唐的叫法。日语中的拗音是为了阅读中文文献而创造的。他说《海国图志》这本书在中国不受重视,在日本却颇受推崇。葛教授说这源于日本对外来信息十分重视,中国却不甚重视。
在问答交流环节,在线师生群情激奋,纷纷提出与信息相关的种种问题,葛教授则不厌其烦地热情解答,侃侃而谈,诲人不倦,尽展儒雅风范。参加者均表示眼界大开,收获满满,纷纷夸赞讲座精彩。浓厚的学术氛围令学子们兴奋不已,流连忘返,使原定两学时的讲座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最后时教授做了简要总结,讲座在一片赞誉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讲座专家简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常委。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研究。前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泱泱汉风》《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葛剑雄自选集》《行路集》《碎石集》《长城的价值》等二十多部专著及学术论文一百多篇。荣获“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研讨会”论文奖、“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郭沫若史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