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副教授应邀做客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2022年第3期“洪楼译坛”,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作了题为“多模态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包汉毅副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1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冯德正副教授以电影标题的翻译以及国内外两版电影海报的对比作为切入点,从颜色变化、字体大小、人物远近等角度展开分析,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多模态翻译与跨文化传播。冯德正副教授首先从单词层面出发,将英文中的“翻译”一词解释为“将意思从这边带到那边”,对翻译学和语言学之间的联系作了简要说明,并接着介绍了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分别是语篇转向、文化转向以及多模态转向。随后,冯德正副教授指出,根据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翻译分为三种类型,即语内翻译、语际翻译以及符际翻译,而多模态翻译涉及语际和符际两个方面: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符号系统,因此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翻译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符际翻译,其中不仅有语言的翻译,也存在图像的翻译。基于这些介绍与分析,冯德正副教授小结道,多模态翻译是翻译研究领域的新增长点,是一个天然的跨学科领域,融合语言学、翻译学、传播学、文学等,符合新文科理念,也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国际传播等战略需求。
接下来,冯德正副教授就多模态翻译的理论出发点进行了解释说明,介绍了多模态修辞策略,即是依托图片内容与表现形式,同样的文本会附带有不同的含义与感情色彩。比如,针对国内外两版电影海报的对比实例,冯德正副教授就指出,需要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来系统描述这种改变,需要跨文化传播理论来解释这种改变。而在分析具体变化时,需着眼于其表征意义,包括参与者、过程以及环境。冯德正副教授随即又通过列举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实例,分析了英文字幕在体现人物感情方面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冯德正副教授总结道,应将多模态翻译应用于翻译研究,建构与发展多模态翻译理论,以应对多模态本文翻译的新问题。讲座最后,冯德正副教授对在座各位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
本次讲座内容新颖,在跨学科研究不断发展的当下,聚焦多模态翻译理论,重点突出了语言之外的其他翻译形式与载体;通过实例分析,体现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快速发展和现实意义。这对师生们将来的文章选题和项目课题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