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建军教授在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七号楼222教室,做了题为“中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这是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高端学术论坛暨“西文渊”文学系列讲座之一。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李保杰教授主持讲座。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讲座。
讲座内容分三个部分:欧洲中世纪文化与文学四大板块的构成,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冲突是一种什么冲突、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价值是什么。首先,刘建军教授从宏观层面分析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存在的一些误区。从西欧、拜占庭、北欧和阿拉伯文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欧洲中世纪文学构成的复杂性。刘教授指出,文学批评的关键在于从研究对象中找出新问题,包括新的艺术形式和特点。刘教授接着以拜占庭文学为例,详细阐述了阿拉伯人是如何通过对希腊典籍的翻译和注释并在中世纪时把古希腊文明重新引回了西欧文化圈。同样,他也指出了拜占庭文学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既有民间历史叙事,也有颂诗、隽语和史诗。英国文学中的北欧文化要素俯拾皆是,对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也有深远的影响。其次,刘教授指出,从表面上看,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冲突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冲突,但这种文化冲突实际发生在基督教文化内部,因而基督教内部的矛盾才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文化冲突。再者,刘建军教授深入分析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作为过渡阶段的价值上。他更认为,没有中世纪文学的储备就没有文艺复兴的产生。中世纪文化是一种注重精神强盛性的文化,是一种再造的文化。
刘建军教授的语言既生动有趣又内涵深刻,他对中世纪文学的阐释深入浅出,使全体师生享受了一场文学的盛宴。活动尾声,刘教授以亲身经历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对师生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令广大师生受益匪浅。此次活动在持久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刘建军教授简介
刘建军,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外国文学专业“跨世纪人才”。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吉林省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先进个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5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